中国一感冒,全球都感冒?
2020年开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回看2019年中国商品出口总值高达31.54万亿元,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8.61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9%。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中国制造占据的很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疫情影响,诸多企业停工停产,中国产能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国际市场上汽车、通信设备、电子、机械、共振等多行业受到明显影响。
有经济学家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占据中国出口相当高比重的中间品的断供带来了放大效应,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制造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由于处在产业链中低端的位置,疫情期间我国电子行业的核心产品(例如芯片等)依赖进口的问题更加凸显;此外,服装加工、汽车零件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影响格外明显。
疫情是否会造成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出现变局?多位经济学家表示,目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形成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不会被疫情这一短期情况所改变。但疫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企业尽可能在全球多个地区寻找原材料供应商或者进行生产经营,以增强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和韧性。
中间品断供:日本、韩国、美国等汽车企业“停摆”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共振的蝴蝶效应在汽车产业链表现明显。
受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能不足等影响,现代、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日产多家大型汽车企业均表示,部分生产线被迫停产或者暂时停产若干天。此前,全球最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国际订单受影响明显。“福耀集团一半的业务在国内,国内工厂不能开工,很多国际订单不能做了。”
在供应链全球化的当下,中间品或者中间环节的断供带来了放大效应。除了汽车产业链,电子产品中间环节的停摆,全球市场也受影响。据苹果公司2月17日发布的第二财季财务报告显示,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的苹果手机供应链厂商复工率不高,导致全球iPhone供应受限。甚至其低价iPhone受到郑州富士康复工影响将推迟发布。
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共同发布的“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ITS)数据库,观察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间品在全部进口中的占比平均达到21.7%(中位数)。
芯片等电子产品国际采购压力加大
疫情之下,电子业核心产品依赖进口的短板使得国际采购压力凸显。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过,世卫组织同时建议,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措施。
但在此前后,美国、新加坡、韩国、泰国、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越南等多个国家中断了与武汉甚至中国往来的航空运输。马士基、MSC地中海航运、Hapag-Lloyd、CMA-CGM等大型航运公司减少了从中国大陆和香港到印度、加拿大、美国和西非航线上的船只数量。
更不幸的是,近期韩国、日本、意大利疫情形势严峻,给电子行业的国际采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中,韩国国内的两大国际半导体巨头正受疫情困扰。2月20日,韩国存储芯片大厂SK海力士表示,公司一工厂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800名员工紧急隔离,不过工厂继续正常运转。时隔两天后,三星电子一手机工厂确认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该工厂被暂时关闭。不过,三星表示,其他地区的芯片和显示器工厂目前还没有受肺炎疫情影响。
疫情重构全球供应链?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尤其越南,颇受外商投资的青睐。据越南计划和投资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外商对越南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比上年增长7.9%,实现外商直接投资204亿美元,已经实现连续十年的增长。
从生产成本、生产质量、交货期限等各个指标看,中国制造业仍保持着极大的优势。整体上,目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替代中国制造的生产供应能力。以家电产业为例,从全球看,能替代中国的供应商仍屈指可数。
不过,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多跨国公司已在推进生产及供应基地迁移。此次疫情的爆发或加速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使得低端企业的供应链压力凸显。
此次疫情的影响,让很多从业者意识到——在电子产业的供应链上,要尽快在核心技术环节上实现国产替代进口,自主可控才能真正降低企业和行业的风险。
“鸡蛋不再放在一个篮子” 企业或加速全球化布局
虽然疫情不会在短期内带来产业链的调整,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企业的多元化布局——企业尽可能在全球多个地区寻找原材料供应商或者进行生产经营,以增强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和韧性。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本来很多跨国公司已在考虑在全球进行布局,疫情可能会加速企业做全球布局的这一决定。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格局也会随之有一定的调整。
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并不等于所有的产业链条都会从中国撤走。“疫情让企业意识到不能过于依赖于中国的供应链,而应该全球布局,‘不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盛希泰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建议,中国企业尤其是海外业务订单较多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之后可以考虑加大全球布局,分散风险。